针对本周欧元、英镑及日元的走势,外汇资讯网站DailyPrice分析师撰文分析如下:
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左边是伟大的毛主席,右边是一位女大学生,她即将去苏联留学,叫做陈文新。仔细看这张照片,毛主席穿着朴素,神情有点严肃,但眼神又带有一点温情。陈文新留着时髦的短发,一脸笑容,很高兴能和毛主席一起合影。
那么毛主席为何会和她一起合影呢?这还要从一封信开始说起。
1951年4月,陈文新趁着学校放假,回到湖南老家看望母亲毛秉琴。自从父亲牺牲后,就剩母亲和她们姐妹三人相依为命,历经千辛万苦将她们抚养长大。在那个混乱的时代,一个母亲为了她们姐妹三人,吃了太多苦,受了太多罪。
所以不管怎样,她内心对母亲始终怀有敬佩之情。一转眼将近两年过去,她再次见到母亲,心里说不出的喜悦。而令她惊讶的是,从母亲口中,她得知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毛主席给母亲写来一封信。
母亲和毛主席有渊源,陈文新是知道的,这源于她的父亲。她的父亲和毛主席曾是挚友,在一起干过革命。但父亲牺牲后,两家人也没了联系。如今这么多年过去,发生这么多事,她们以为主席早已经忘记了她们,所以这么多年也没有主动和主席联系。
展开剩余92%没想到,原来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一直在寻找她们,还专门来信问候。接到主席的信件,母亲很激动,正好趁陈文新回家,让她给毛主席写一封回信。一直以来,毛主席都是人们心中的伟人,陈文新从来没想过有一天,她能写信给毛主席。
返回学校后,她壮着胆子给毛主席写一封回信,表达问候,还汇报了自己的学习情况。很快她将信件寄出,至于能否得到回信,她也不知道。但她猜测,繁忙的毛主席不一定有时间回复自己,或许要等上很久。
她没想到,回信很快就来了。里面的内容比较简洁,毛主席希望她们姐妹三人努力学习或工作,将来服务人民,并向母亲表示问候。除了这封信,毛主席还给她的母亲回了一封信,并寄了300元钱。
那么陈文新是谁呢?她为什么能收到毛主席写的信?
这要从陈文新的父亲开始说起。
陈文新的父亲名叫陈昌,是湖南浏阳人,17岁考入湖南中路师范学堂,次年改名为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1914年的春天,毛泽东来到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以英姿勃发的气质和不平凡的胆略,一时成为学校的风云人物。
当时蔡和森,张昆弟,陈昌等人都在这个学校读书,他们都是具有远大理想,志在救亡中国的有志青年,很快成为志同道合的好友。有时他们去杨昌济等老师家中,听取治学或为人处世的道理,或者相约聚在一起,议论天下大事。
毛泽东对时代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中国方向的思考,让陈昌受益匪浅。新文化运动兴起后,经过杨昌济的介绍,毛泽东和陈昌都成为《新青年》的忠诚读者。在毛泽东的建议下,他们成立一个哲学小组,专门用来研究新思想和新问题。
毕业后,陈昌进入五美小学教授地理和修身课。在授课时,他经常结合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期间陈昌和毛泽东一直保持联系,两人是良师益友,共同探讨中国的时局。毫不夸张地说,陈昌心情苦闷时,只要接到毛泽东的信,心情就会立刻豁然开朗。
1918年4月,毛泽东,陈昌等人成立新民学会,意在联合大量有志青年,为中国共同奋斗。关于新民学会的成立,还发生一件趣事。当时为了联合大量有志青年,毛泽东特意以“二十八画生”的名义,发出一个征友启事,联系人是陈昌。
可当启事被张贴在长沙各个学校时,引起一位女校长的注意。她怀疑这张启事的目的,是想找女学生恋爱,于是按照上面的联系方式,找到陈昌,询问启事的目的。经过陈昌再三解释,她才相信二十八画生是个有志青年,才安心离去。
而最终这种寻友方式的效果,也并不理想。毛泽东只好转变方式,联合陈昌等人,成立新民学会。不久中国各个组织发起勤工俭学运动,组织学生去国外学习。毛泽东极力倡导此活动,但考虑国内革命的需要,希望陈昌留在长沙。
陈昌听从他的意见,放弃出国计划,留在长沙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可以说,陈昌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毛泽东而留下的。留在长沙后,他成了毛泽东的得力助手,为革命事业东奔西走。
1920年,毛泽东在长沙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陈昌紧跟步伐,阅读许多马克思主义的书籍,思想进一步向共产主义迈进。
这年7月,毛泽东从上海返回长沙,来到一师附小担任主事。恰好陈昌也从北平回来,在一师附小教学。他们和其他两位教员,一起住在青山祠的一所房屋里。为了联系大家的感情,毛泽东建议成立革命大家庭,由陈昌的妻子毛秉琴负责给大家做饭,四家人在一起吃饭。
平常生活,毛泽东称呼毛秉琴为大姐,陈昌的女儿则称呼毛泽东为舅舅,两家人就像一家人一样亲密。不过此时的陈文新,还是一个孩子,什么都不懂。
后来她听母亲说起这段往事。母亲记得,每到周末,毛泽东总要出去调查,一大早吃完饭就走,什么都不带。到了晚上,他才会回来。为了革命,他经常如此。
一天,毛泽东对毛秉琴说,他要和开慧结婚了。毛秉琴很高兴,马上开始给他张罗婚事,准备床上用品等东西。当时毛泽东在那里也没有其他亲人了,只有和他们关系比较密切,毛秉琴作为大姐,说什么都要给他张罗一场婚事。最后请了两桌客人,简单地在家里办了个简单的仪式,就算成了。
不久为了开展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等人创办文化书社,向全国各地销售进步书籍。次年春天,毛泽东建议陈昌等人回到浏阳,以浏阳为基点,传播新文化思想,进行教育改革。陈昌听从毛泽东的建议,回到浏阳进行教育改革,获得显著效果。
他进行的教育改革,让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为了扩大新思想,他还组建浏西文化促进会,和浏阳驻省同学会,创办报刊,以各种方式传播新文化思想。而与此同时,陈昌等人的革命活动,引起浏阳反动政府的注意。
他们动用势力,逼迫陈昌离校。1923年,陈昌辗转回到长沙。此时毛泽东也因反动派的干预,离开长沙。陈昌回到长沙后,继续开展毛泽东之前进行的革命活动,勇敢站在斗争前线。三年后,陈昌按照党组织命令,来到水口山矿,开展工人运动,引起轰动。
不久蒋介石背叛革命,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杀害进步人士,长沙陷入白色恐怖。陈昌隐藏在一位亲戚家里,后转移到一座破庙里,躲避反动派的侵害。1928年的春天,上海党组织来信,要陈昌立即奔赴上海,以教书为掩护,从事革命工作。
年底,中央军委又派他去湘鄂西扩大革命武装,在路上不幸被诱捕押解到长沙,关进监狱。一开始,敌人用尽各种办法,企图逼迫陈昌说出共产党的信息,他咬紧牙关,坚贞不屈。敌人恼羞成怒,又将他的妻子毛秉琴找来,企图软化他,但也失败了。
陈昌平静地对妻子说:“我能够献身给党的事业,是死得其所。”他叮嘱妻子不要伤心,要好好将他们三个女儿抚养长大。两个多月过去,敌人仍一无所获,残忍将陈昌杀害在浏阳门外。临刑前,陈昌高呼:“革命会胜利的!”
陈昌牺牲后,剩下毛秉琴一人带着三个孩子。陈昌留下遗言,要毛秉琴好好抚养三个孩子长大,可他牺牲那年,陈文新只有3岁,大姐12岁,二姐8岁,一个弱女子带着三个孩子,她们又该如何生存下去呢?
1930年的夏天,毛泽东带兵攻打长沙。毛秉琴得知消息,去见了毛泽东一面,当面告诉毛泽东,陈昌牺牲的消息。毛泽东听后很悲愤,为陈昌的牺牲而惋惜。当他得知毛秉琴母女的遭遇,也很是同情。
可革命局势紧张,他本就身处险境,连妻子杨开慧和三个儿子都不能带在身边,何况去帮助他人?只能有心无力。
那么陈文新这二十多年来是如何度过的呢?她后来还考上了武汉大学,又是如何做到的?
自从陈昌牺牲后,陈秉琴和三个女儿就不受陈氏家族的待见,将她们赶出家族。她们只能漂泊在外,相依为命。一开始,母亲靠着帮别人缝补衣服,换取劳动力给家里的田地耕种,维持她们的生活。
从陈文新懂事起,就开始上山捡柴火,下水捞鱼虾,和母亲一起种菜养猪等,减轻家里的负担。特别是种菜,母亲是个缠过小脚的女人,走路不方便,她又年纪还小,个子也不高,母女俩抬着土和水踉踉跄跄地走在田埂上。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慢慢煎熬着。
8岁那年,家里发大水,家里唯一的水田被冲毁了。为了抢救这唯一的粮食,她们将禾苗一株株从泥沙里扶起来,洗干净再重新种下去。她们整整干了四天,从早上一直干到晚上,才全部弄好。幸好禾苗救活了,一家人才活了下去。
毛秉琴时刻记得丈夫陈昌牺牲前对她的嘱托,希望她能养育好三个女儿。虽然毛秉琴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受到丈夫的影响,她知道知识的重要性,想方设法让三个女儿多读点书,学好本领将来立足社会。
可苦于家里实在太穷,她根本供养不起三个女儿读书,她们只能被迫离开了学校。幸好大女儿争气,依靠在家自学,考取小学教师资格,成了一名老师,在社会站稳脚跟。作为唯一一个拿工资的人,她也担负起养活全家的重任。
由于大姐有了工资,陈文新也有了上学的希望。不过那个学校只有四年级,没有高小,她上不了。后来大姐带着她去了长沙,浏阳一带,去附近的学校,苦苦哀求他们收留她上学。正好碰上一个老师,曾经是父亲陈昌的朋友,就收留了她。
就这样,陈文新进了学校读书。但因身份原因和环境影响,她读一个学期就要停一个学期,一个学期就要转一个学校,从来没有在一个学校连续读过两个学期。
抗日战争胜利后,陈文新刚好高中毕业,回到家乡。本来她应该上大学,可家里实在太穷,没办法给她交学费,陈文新只好暂时留在家里。她在家里也当了一名老师,边教书,边把工资攒起来,准备上大学用。
1948年,经过刻苦努力,她考上武汉大学。她一边打工维持生活,一边刻苦学习。武汉解放后,解放军来了,中国迎来了新时代,她们这些大学生读书都不需要交钱了。她终于解放了,再也不用为学费发愁,好像重见天日。
1951年,正在武汉大学读大三的陈文新,趁着放假回到家里看望母亲。临近返校时,母亲告诉她,收到毛主席问候的信件,要她给毛主席回一封信。
原来自从陈昌牺牲后,毛主席就一直记挂着她们。只是革命形势紧张,他一直没有机会。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局势稳定,他到处寻找她们的消息。有了消息,他专门写来信件问候。
陈文新得知这些,内心很激动,壮着胆子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将自己的学习情况告诉了他。很快她收到毛主席的回信,他希望她们姐妹三人能够好好学习,或者好好工作,继承父亲的遗志,努力建设国家。
当时陈文新收到毛主席的亲笔信,在武汉大学引起轰动,信件被众人传阅。能够见到毛主席的亲笔信,武汉大学的师生们都很激动,还专门把信件上的“武汉大学”四个字,单独拓印下来,作为校名和校徽的字体。
除了这封信,毛主席还给毛秉琴写了一封回信,并给她寄去300元钱,作为生活补助。毛主席也多次给陈文新寄钱,资助她的学习。
不久,陈文新在武汉大学的学习即将结束,她和六个同学一起去北京实习。一来到北京,她就想起毛主席,再次壮着胆子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
这次她没有收到回信,本以为主席太忙了,应该不会再回复了。没想到,她能够被毛主席亲自接见。有一天,毛主席的秘书突然开车来了,过来接她去毛主席的家里做客。怀着激动的心情,她来到毛家,见到伟大的毛主席。
1954年,陈文新在北京的学习快要结束,即将前往苏联留学。她再次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告诉主席,过了暑假,她就要去苏联了。
一个周六的下午,毛主席的保健医生王鹤滨,拿着她写给毛主席的信来找她。她很疑惑,他怎么拿着她的信呢?王鹤滨告诉她,他受毛主席的委派,带她去毛家做客。
怀着激动的心情,陈文新跟着王鹤滨来到毛家。刚开始,他将她带到毛主席女儿的卧室。卧室的设施很简单,是湖南农民家的风格。卧室里有一张双人床,看上去比较陈旧,颜色也是黑色的。
旁边是一张吃饭的桌子,也是黑色的。桌子旁边还有四条板凳,两张湖南农村的矮靠背椅,是木头做的。这是很典型的湖南农村设施,一看就能看出来。没想到,毛主席的家里是这样的设施。
后来她和王鹤滨,陪着毛主席在桃园里散步。他们一边散步,一边聊天。因为陈文新学的是土壤学专业,毛主席就和她谈论土壤和植物的相关问题,甚至具体问到,中南地区怎么改良土壤,怎么提高农业生产的问题。
刚开始,陈文新按照书上的理论知识,和国外的先进经验,回复主席。可毛主席问她:“我们的农民才多少亩地,全部拿去种草了,人民吃什么啊?我们也没有畜牧业,土地拿去种草了,种的草能干什么呢?”
这一问,她就知道自己错了。毛主席没有过多指责,只是耐心教她,专业理论必须要和中国的实际相挂钩,和国情相结合。
这次见面中,毛主席还谈到豆科植物根瘤菌这些专业知识。说实话,毛主席能说出这些专业的知识,并能对她的专业提出具体办法,她感到很震惊。毛主席真是一个博学的人,他的博学不仅涉及一个方面,还涉及方方面面。而且大多数只要和人民相关的东西,毛主席都有一定的理解。我们不禁感叹,毛主席真是一个伟人啊!
这次见面,坚定了陈文新学习农业,献身农业的决心。
其中陈文新也说起,母亲毛秉琴很关心毛主席,想知道毛主席的现状。毛主席善解人意,特意和陈文新合影拍下一张照片,让她寄给毛秉琴。这张照片,就是文章开头的照片。照片上的毛主席神情严肃带有一点温情,陈文新则一脸笑容。
这次谈话后不久,陈文新前往苏联,学习土壤微生物学。三年后,毛泽东访问苏联,在莫斯科大学礼堂接见中国留学生,陈文新也是其中一员,这是她第三次见到毛主席。
她记得,本来大家都说好,一起坐着听主席讲话,不能站起来。可主席一来,前排的学生们都忍不住站在板凳上,想看清楚毛主席的模样。很快主席上了讲台,举着一个水杯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究底,世界是你们的,你们这些青年人朝气蓬勃,就好像早晨的太阳,有着无限的活力。
1959年,陈文新从苏联回到中国,在中国农业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可一场变故袭来,她的工作没了着落。直到1973年,她才重新开始工作。当时她已经47岁,但是她不怕挑战,选择一个艰辛又冷门的研究——根瘤菌。
她之所以选择这个研究,是因为国际上对它的研究,并没有研究得很透彻,所以她想去研究它。还有根瘤菌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微生物,能极大程度改良土壤结构,这是对农业发展有帮助的,很值得研究。
从此,天南地北,山川河流,都留下陈文新的研究足迹。功夫不负有心人,陈文新经过不断研究,不断尝试,终于发现了一个新属——当时世界上的第四个根瘤菌属。由于这个根瘤菌属只在中国广泛分布,因此又被称为“中华根瘤菌”。这是第一个由中国人发现并命名的根瘤菌属。
2001年,凭借这些贡献,陈文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多年来,她没有辜负毛主席的希望,继承前辈志愿,为人民服务。
而她的大姐同样如此,后来致力于研究搜集父亲陈昌的革命事迹,发扬前辈的革命精神。她曾几次将陈昌的资料,寄给毛主席。毛主席也曾给她回信,表达关切之情。这一切,都将成为她们的动力,鼓励着她们继承父亲的遗志,为人民服务。
82岁时,陈文新决定将她收集的几千株根瘤菌,应用到农业领域。在土壤里,这些微生物经过转化,不但能为植物提供养分,还能改良土壤结构。对于如今环境污染和江湖污染比较严重的现状来说,这是很珍贵且有用的举措。
为了这一信念炒股加杠杆怎么收费,她终生都在努力奋斗着。2021年10月7日,陈文新在北京离世。而那些毛主席写给她们的信件,大多都交给国家,由国家收藏,成为珍贵文物。
发布于: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