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融资平台有哪些 16城试点物流数据开放互联,物流降成本举措密集落地

股票融资平台有哪些 16城试点物流数据开放互联,物流降成本举措密集落地

  作为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股票融资平台有哪些的重要内容之一股票融资平台有哪些,物流数据开放互联将在16个城市进行试点。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关于开展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将联合国家数据局、中央网信办、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开展该项工作。

  《通知》明确,聚焦物流行业发展突出问题,破除“信息孤岛”“数据烟囱”,打通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及港口、公路、铁路、航空等业务系统数据,创新物流数据交互模式和解决方案,打造一批有代表性的示范项目,探索建立公益性和市场化有机结合的多层次物流数据开放互联机制。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近段时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降低物流成本的政策措施密集落地。多位专家表示,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当前迫切需要推动物流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加快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增强创新驱动效力,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探索物流数据开放互联新模式

  物流业是供应链的核心环节,不仅负责物品的存储和运输,还涉及信息流、资金流等多种数据的交互,从而汇聚商贸流通、生产制造、第三方服务、消费者的海量数据。

  近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成本水平总体保持下降态势,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12年的18%,降至2023年的14.4%,即每创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费用,从18元下降到14.4元。据交通运输部测算,2025年我国有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3000亿元。综合来看,全社会物流成本仍有较大下降空间。

  去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下称《方案》),以调结构、促改革为主要途径,统筹推动物流成本实质性下降。明确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力争降至13.5%左右。

  《方案》对推进物流数据开放互联作出相关部署,提出以公路、铁路、水路、航空、海关等部门和单位公共数据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为核心,整合物流与信息流、资金流,建立部门物流数据资源动态互联机制,支持各类经营主体数据对接,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建立物流公共数据资源开放互联机制,加强安全风险防范,完善数据授权管理和运营机制。建立健全企业物流数据采集、提取、应用、保护等机制,促进企业物流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总经济师崔忠付此前在第七届物流与供应链平台发展年会上表示,供应链平台上的数据跨主体流动应用依然不足。伴随着行业信息化、数字化水平的提升,供应链条上各经营主体均产生了大量围绕自身业务场景的数据,但各主体间的数据流通依然存在障碍,主要包括数据的确权及隐私权等问题。部分供应链平台虽然连接了上下游各环节,但高价值数据应用场景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和丰富,数据价值有待进一步释放。

  此次试点聚焦物流行业发展突出问题,以覆盖东中西部典型区域、兼顾超特大型城市为原则,选取16个城市开展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工作。16个城市分别为:天津、唐山、宁波、金华、合肥、临沂、郑州、洛阳、武汉、宜昌、广州、海口、重庆、成都、乌鲁木齐、霍尔果斯。

  业内分析,这些城市大多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枢纽,也是重要的工业城市、商业中心城市或重要港口。此外,在地理位置上,分布在东中西部。这些代表性城市的试点,对促进物流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通知》,试点工作自通知印发之日起算,为期一年。2025年2月底前,各试点地区选择重点任务,形成试点实施方案。2025年12月底前,完成试点建设,以成效显著的试点项目为基础,形成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落地实施的模式。

  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分析,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工作,对行业数据共享开放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更对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物流领域数据共享方面仍存在很多“信息孤岛”“数据烟囱”等缺陷,相关部门率先开展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工作就是为了打破这样的阻碍。

  明确四项试点任务

  《通知》明确了四项试点工作主要任务:多式联运数据开放互联,制造业、商贸业与物流业数据融合应用,国际物流数据综合服务,国家物流枢纽间数据互联共享。

  交通运输部此前表示,“一票制”“一单制”“一箱制”发展虽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数据信息不共享、服务产品不丰富、制度规则不衔接、保障机制不健全、经营主体培育不到位等问题。

  在多式联运数据开放互联方面,《通知》提出,试点城市推进单证可信流转、货物全程追溯和物流数据标准化,围绕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服务模式,打通海关、港口、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货代、车队等多域数据,依托物流枢纽运营主体、物流骨干企业、多式联运信息服务商等多元化主体,结合地方实际,探索多式联运数据市场化开放互联和运营模式。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负责人王绣春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将着重推动铁路港前站、铁路专用线向港口堆场延伸,推进重点港口与铁路堆场共享共用;完善多式联运数据共享标准,推进交通物流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进一步健全完善多式联运管理制度和“一单制”“一箱制”标准规范,推进集装箱铁水联运中转交接、货物装载、安全查验等方面真正实现“一箱制”。

  推动制造业、商贸业与物流业数据融合应用也是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由于物流、铁路、港口等环节物流资源由不同政府部门监管、不同企业运营,数据资源未能有效整合,使得产业协同成本高。

  对此,《通知》提出,推进供应链上下游数据交换和融通应用,打通制造业、商贸业等货主企业与政府部门、物流企业、铁路企业、港口企业、航运企业、航空企业、货代企业等业务系统数据,突破供应链上各参与方的信息共享瓶颈,实现物流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和物流全程追踪。

  央地共同发力物流降成本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稳增长的重要举措。

  去年11月,中办、国办发布《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之后,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印发了《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细化了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各细分领域实施方案,在政策层面构建起了“1+5”框架体系,聚焦打通交通物流堵点卡点,部署了18项重点工作。

  地方方案也在密集落地。比如,河南近日印发《河南省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从降低物流体系运行成本、降低物流资源配置成本、降低物流协同组织成本等5个方面着手,谋划16条具体措施为社会物流成本“减负”,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提供坚实支撑。

  《北京市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围绕5个重点领域提出16个方面举措,系统推进现代物流提质增效降本,健全“一箱制”服务体系,提高铁路、公路、港口联运“中途不换箱”“全程不开箱”等“一箱到底”服务能力,减少重复搬倒和装卸。

  2024年12月初,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上海市发展改革委、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安徽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行动方案》,这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域的物流降本增效方案。上述行动方案的特点之一,就是合力破解共性问题。比如,为了打通基础设施网络堵点卡点、提升多式联运衔接效率,行动方案提出实施长三角铁路货运、内河水运联通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2月19日,新央企中国数联物流信息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该公司将以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口岸等领域数据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为核心,整合物流与信息流、资金流,构建国家级物流大数据平台,以数字技术提升产业运营效率。

  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中国数联物流信息公司成立大会上表示,组建中国数联物流是推进中央企业与地方优势物流数据资源整合,更好服务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举措。中国数联物流要切实保障国家物流数据安全和供应链稳定;要服务实体经济,聚焦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持续推动全社会物流成本实质性下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贺登才表示,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有赖于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建设,离不开适宜的政策环境。各有关部门和地方要通力合作,强化政策和要素支持,共同推动行动方案落实落地。





Powered by 在线免费炒股配资_国家免费配资网_股票杠杆最新平台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